首页外语类在职攻硕英语联考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8
位于我国西南部,以“风、花、雪、月”四种美景著称的旅游城市是( )。
中国的农耕文化很早就产生了,其代表有经过考古发现的公元前5 000年至公元前3 000年的在河南省渑池县出土的( )。
1911年,以( )胜利为标志的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玄学思想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以( )为主,又糅合了儒家思想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说。魏晋玄学的早期代表有何晏和( )。
帝王祭祀自己的祖先用( ),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用( )。
商周两代的学校教育,都是由国家来管理的,即古书中说的( )。
清代的( )是查阅诗文典故的一部辞书。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是汉武帝时的( )。
( )就是根据病情对不同的穴位进针,是中医重要的治疗方法。
古代的城市叫作“城池”,“城”指城墙,“池”指( )。
刘宋诗人( )开辟了我国诗歌史上的“山水诗派”。
( )于1920年3月出版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是胡适在论文( )中提出的主张。
“吴带当风”中的“吴”是指唐代的画家( ),被称为( )。
对偶婚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固定的( )。
丝绸之路最早是从汉代的( )出发的。
据文字记载,我国在秦代就已经有了正式的学校。( ) 正确 错误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描写的是会试。( ) 正确 错误
禅宗祖师达摩是通过海路到达广州,后北上少林寺修行的。( ) 正确 错误
我国行政区划实行“行省制”是从( )朝开始的。 宋 元 明 清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富庶盛况描述的是( )。 贞观之治 开皇之治 开元之治 文景之治

    相关试卷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34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33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32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31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30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9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8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7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6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5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4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3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2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1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0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19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18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17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16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