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语类在职攻硕英语联考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7
曹雪芹和老舍都是( )族人。
黑陶文化又称( ),因其陶器制作精美、黝黑发亮而闻名。
1898年,强行租借青岛的国家是( )。
庄子的名篇有( )和( )。
中国人对天地、祖先和( )的崇拜是最为突出的。
西周的学校分为( )和( )两种。
我国最早的训诂学专著是( ),也是后世词典的雏形。
木星,古称( )。水星,又名( )。土星,又称为( )。
世界上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魏晋时皇甫谧的( )。
四大石窟分别是:( )、( )、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我国诗歌史上“田园诗派”的奠基者是东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悠然见南山。”
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提出,诗歌要有“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和( )。
成语故事“画龙点睛”中的画家是( )。
明朝服饰制度规定百官依品级穿不同颜色并绣有其他花纹的宽大袍服,文官体系用鸟,一品( ),二品锦鸡,三品孔雀。
郑和下西洋所到达的最远的地区是( )。
“杏坛”是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后来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 正确 错误
明清会试又称为“礼闱”,发榜时正值杏花开放,故称为“杏榜”。( ) 正确 错误
《后汉书》中曾提到过大秦(罗马帝国)有海路通往中国。( ) 正确 错误
徽州文化在中国地域文化中特色鲜明,以下不属于明清徽州府的县是( )。 婺源 绩溪 宣城 歙县
在中国近代史上,( )签订以后,强烈刺激了中国人民,随后“戊戌变法”开始。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相关试卷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34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33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32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31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30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9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8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7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6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5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4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3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2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1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20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19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18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17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16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模拟试卷15